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健康  >  龙江医讯
搜 索
厌食焦虑、工作效率低 专家支招破解“节后综合征”
2018-02-26 15:13:47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6日讯 (记者 杜筱) 今天是正月初十一,春节过后上班近一周了,但还是有许多人摆脱不了厌倦、工作效率低、恶心、眩晕、腹痛腹泻、神经性厌食、焦虑等症状,因不适去医院诊治的人也不在少数。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赵玉娟提示,人们在长假结束后上班时出现这些症状,大多数都是节后综合征在作怪。大家要从饮食、精神等方面注重调养,尽快恢复常态。

  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在某机关工作的小刘,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每天都大鱼大肉且餐餐饮酒,作息时间也不规律。春节后刚上两天班,他就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到医院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赵玉娟提示,春节期间,少不了大鱼大肉,会使肠胃负荷加重,消化不良,严重的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症状。节后一定要控制饮食,养胃清肠。首先要素多荤少,炒菜宜选用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等植物油,或选择清蒸、白灼等做法,再有可多吃菌类,如黑木耳、银耳、香菇等;多吃绿叶蔬菜,比如白菜、菠菜、芹菜;多吃具有消食理气作用的食物,比如萝卜。

  此外,应多喝粥和汤水,比如玉米粥、小米粥、燕麦粥、银耳粥等,这些汤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多吃水果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果酸有助于消化,例如苹果。

  早睡早起,恢复运动调整生物钟

  春节期间,很多人终于有机会全身心的放松下来,打破了原有的起居规律,对自己的休假没有什么计划,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到了上班的时候,生物钟调节不过来造成消化系统功能异常。而运动对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

  赵玉娟提示,在节后要逐渐地恢复运动,不过,对于运动量大家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可以选择慢跑、快走、仰卧起坐等运动方式,持之以恒。作息规律也十分重要,睡眠也是影响消化功能的。补充睡眠对于胃肠也是一剂最好的“补药”。

  调整情绪,聆听音乐保持心情舒畅

  春节期间,经过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生物钟已经打乱,到了上班就有些不适应了,松弛下来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很多人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的心理。

  赵玉娟提示,在上班后调整情志要尽早收心,加强自我调节。如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躁。或者,也可以每天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闭目养神、聆听舒缓一些的轻音乐、读书阅报等方式调整身心。

  自己动手按摩穴位,轻松调理脾胃虚弱

  据赵玉娟介绍,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不良,吃下的食物身体无法吸收它的营养,身体容易疲乏,会感觉全身无力,中医按摩能够调理脾胃虚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1.点按中脘穴: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另外,也可采用摩腹5分钟保健手法:摩腹时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将手掌叠放于上腹部并施加一定压力,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揉动,动作要缓慢、均匀,以腹内有热感、舒适为宜。摩腹可起到健运脾胃、理气止痛的作用,有助于快速消除胃部症状,缓解胃脘不适。

责任编辑:王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