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 据统计,我国听力语言障碍人数高达两千余万人,其中儿童患者约为200余万人,7岁以下儿童约80余万,新生儿听力损伤总发病率为9.5‰以上,而且,听力障碍者数量还以每年2—4万的速度递增。资料表明,30%以上的老年人有听力障碍,需要康复服务和帮助。
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强调优美的语音、悦耳的歌声源于良好的听觉。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耳鼻咽喉科呼吁“防治嗓音病从我们做起”、“保护听觉,从预防开始”。


小心“随身听”对听力的损害
当下,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中,手机、耳机、“随身听”几乎每时每刻地应用,尤其是年轻人耳插“随身听”更是觉得自己的样子很酷帅,实际上却潜藏着早聋10年的危险!
很多人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戴上耳机听一阵音乐,常常是放着音乐人却已经睡着了。临床中有不少这类患者,起初发现自己的耳朵开始有鸣音,听不清楚,要别人重复很多遍。后来发展到全身神经系统都出现异常症状,经常头晕头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到正常学习和生活,更谈不上歌唱了。
经过医生专业检查发现,有很多经常性戴耳机的患者听力比常人下降近40分贝。其中青少年人数居多,很多学生看书、吃饭,睡觉都塞着耳机,这似乎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很多家长因为自身不使用耳机,对其也没有深入了解,从未想过长期使用耳机可致噪音性耳聋,就误以为这是孩子们娱乐的一种方式,不以为然。
哈四院耳鼻喉科专家提示:长时间佩戴耳机,会使耳部供血严重不足,并造成耳部细胞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患上“失聪”,与长期处于嘈杂环境中,逐渐由短暂失聪演变成永久失聪的情况是相同的原理。
人使用耳塞机听声,声音能量直接到耳蜗,没有经过外耳、中耳的消解,长时间就会损害到内耳柔弱的毛细胞。据统计,内耳毛细胞、神经受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占到3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内耳里的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感音神经性耳聋基本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警惕耳毒性药物致聋
很多药物都能损伤耳朵,医学上称耳毒性药物。该类药物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者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反应停)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医生推荐预防耳聋方法
1、音量勿超最高档60%。一般播放音乐电器声音调到最高档时会超过130分贝,音量等同喷气式飞机起飞声音。而人类耳朵感觉舒适的音量不宜超过75分贝。选择的音量档以不超过最高档的60%较为合适。
2、使用耳罩式耳机。长时间带耳塞式耳机,直接刺激耳部神经,造成耳部供血不足,而耳罩式的耳机通过从外部搜集声波,使用者无须提高“随身听”的音量与杂音抗衡,较能保护听觉,会相应缓解耳部压力、供血不足,但也不可长时间听。
3、遏制药物滥用。庆大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对耳神经有极大的伤害,应科学合理使用。
在3月3日“世界爱耳日”来临之际,哈市四院郑重强调:加强耳病预防,重视听力,爱护耳朵!提高爱耳护耳意识!防止“随身听”泛滥!警惕耳毒性药物致聋!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发生!
人体器官各有其功,感知世界,离不开健康的耳朵。愿大家从今天做起,保护好双耳,牢记“优美的语音、悦耳的歌声源于良好的听觉”。做一个幸福的听众,快乐生活的歌唱者。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区打造金源文化主题公园2021/09/06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国家出重拳防止沉迷网游 守护少年的你
- 北京证券交易所三大基本业务规则征求意见
- 中秋假期火车票9月5日起开售
- 郑州9名公职人员因疫情防控不力被追责问责
- 中国向缅甸掸邦捐赠抗疫物资启运
- 阿富汗塔利班表示已控制潘杰希尔省除首府外所有地区
- “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在伊拉克北部发动袭击致13死5伤
- 飓风“艾达”暴露美基建问题 多州政府反思应对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