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日讯 (孙立堃 记者 杜筱) 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因不当用耳,发生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在3月3日,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语训部主任李海燕提示大家注意听力健康,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李海燕建议,在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做到这几件事,预防听力损失的发生:
一、不要随意掏耳朵。平时不要随便用不洁的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二、减少使用用耳机听音乐。经常使用耳机听各种播放器:如MP3、MP4、复读机、平板电脑、电视等设备,这些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人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这样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戴耳机听音乐应参照“6060”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60分钟)以内。
三、积极预防感冒。因为感冒能影响耳咽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感冒时有的人经常用力擤鼻涕到耳痛才罢休,鼻涕从气道跑到别的地方,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很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四、不随便使用抗生素。据研究信息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所以,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医生指示服药,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
五、尽量避免耳朵受到外力伤害。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听力损失。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传承爱国救国的精气神
- 截至9月3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 中秋假期火车票明起开售!疫情对出行有影响吗?
- 暴雨黄色预警:河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积极评价中国举办服贸会
- 布隆迪政府呼吁停止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
- 专访:爱尔兰和中国深化服务贸易合作机遇“巨大”
- 美国20年反恐战争损失8万亿美元 约90多万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