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日讯 (孙丽霞 丁莲莲 记者 杜筱) 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我国1—7岁耳聋儿童有80万,每1000个新出生孩子就有1—3个是先天性听力损失,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减少听力残疾对孩子的危害。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自2003年开展新生儿(生后48小时左右至出院前)听力筛查、2017年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以来,有效地提高遗传性耳聋新生儿的检出率,极大缩短随访和确诊时间,降低或避免耳聋的发生。
据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赵华贤介绍,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婴幼儿听力损失直接影响其语言的形成,听力损失必将阻碍儿童学习语言和正常交流,影响儿童正常的身心发展,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国残疾人群共829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约2780万人,居我国残疾之首。1—7岁耳聋儿童有80万,每1000个新出生孩子就有1—3个是先天性听力损失,;每年新增3.5万先天性聋儿,每年新增3—4万迟发性聋儿,药物易感基因携带者(高危人群)约400万人,聋儿的父母80%以上是听力正常的。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提醒我们,关注耳聋出生缺陷、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的筛查工作意义重大。
我国新生儿听力初筛主要采取“耳声发射(OAE)”和/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检查。耳声发射测试主要评估“耳蜗功能”。若中耳积液或外耳道异物时,会影响测试结果。耳声发射技术无法检测“听神经功能”,若耳蜗功能正常、听神经谱系障碍者不能被检出。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是以ABR为基础的电生理检查,反应了外周听觉系统、第八颅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若初筛未通过者,需要在出生42天内进行复筛(OAE + AABR),复筛未通过者需转诊到专科医院进行确定诊断及干预。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自2003年下半年率先在省内开展了新生儿(生后48小时左右至出院前)听力筛查工作。筛查目标是:所有新生儿都应该接受听力筛查;采取1—3—6月原则,即1个月内完成筛查、3个月内确诊、6个月内干预(助听器、人工耳蜗),达到“高覆盖、早发现、早确诊、早干预、聋而不哑”的目的。
据赵华贤介绍,遗传性耳聋指的是由于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所致的耳聋,占耳聋患儿的70%左右。每100个听力正常的普通人里就有至少5—6个甚至12个左右是“致聋基因的携带者”。即使听力正常的夫妇,由于携带了致聋基因,也面临生育聋儿的危险。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自2017年3月起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至今共做1439例,其中阳性报告78例,占5.42%。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主要检测遗传性耳聋4个常见基因共16个高发突变位点。
赵华贤强调,听力筛查正常的新生儿也有可能发生耳聋,如果听力筛查和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同步进行,就可以实现新生婴儿听力的全面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遗传性耳聋新生儿的检出率,极大缩短随访和确诊时间,降低或避免耳聋的发生。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的增多,听力损伤的患儿将上升。呼吁整个社会和家长共同关注新生宝宝的“耳健康”,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一旦确诊为听力损伤的患儿应及时到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传承爱国救国的精气神
- 截至9月3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 中秋假期火车票明起开售!疫情对出行有影响吗?
- 暴雨黄色预警:河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积极评价中国举办服贸会
- 布隆迪政府呼吁停止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
- 专访:爱尔兰和中国深化服务贸易合作机遇“巨大”
- 美国20年反恐战争损失8万亿美元 约90多万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