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江丽波 记者 杜筱 王原龙 周秘)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些年因为高油高脂饮食及以及不当的生活习惯导致很多人患有糖尿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年龄也从老龄化走向年轻化,30-45岁中青年成为糖尿病患病主力军。据了解,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
据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二科副主任李征寒介绍,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长期科学的糖尿病饮食行为可有效减轻胰岛负担、维持正常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缺乏足够正确的认知,这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中国营养学会于2017年5月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提出糖尿病患者膳食管理的八条营养健康建议。
今天,我们请到了李征寒副主任作客东北网,请她针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常见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让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主持人:李主任,您好!欢迎您来到东北网,为我们广大网友进行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的科普。先跟我们网友打个招呼吧。
李征寒:大家好!很高兴做客东北网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通过这个访谈,能让你们了解更多的关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的知识。
主持人:谢谢李主任。一说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发病年龄也从老龄化走向年轻化,30-45岁中青年成为糖尿病患病主力军。虽然它是一种常见病,但还是有人不少人对于糖尿病没有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有不少误区。先请李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糖尿病?谁是导致糖尿症的元凶?
李征寒:葡萄糖是每个人血液中都必须含有的物质,因为它能给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如果人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超过正常值,并且长期持续这样,我们就称为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不能充分被利用,导致血糖不能有效被控制,由此产生的高血糖对体内各个脏器产生慢性伤害而出现各种并发症。
导致糖尿症的元凶主要有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现在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体力活动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多等等原因,是导致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免疫与感染因素。
主持人: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会产生什么危害呢?
刘艳:易感人群为:年龄≥40岁的人,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超重或肥胖的人,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压力大的人,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囊卵巢综合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或抗抑郁药物的人,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或青少年。
糖尿病的危害一是侵害患者身体,长期持续血糖升高,会在潜移默化中侵蚀患者的血管和神经,引起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病变,会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等。
二是影响患者寿命,患有糖尿病的人,比正常人群寿命平均缩短十年左右。
三是造成繁重的经济负担,一旦患上糖尿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之外,还要跟各种并发症作斗争,特别是一些严重的心脑并发症,往往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极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四是糖尿病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存在健康和经济两方面的困扰,从而形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每日打针吃药,使很多患者失去生活的乐趣。
主持人:糖尿病对人们的危害如此之大,但是在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是很明显,很多人容易忽略,直到出现并发症,才发现自己原来也得了糖尿病。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症状呢?
李征寒:糖尿病早期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他们分别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凡是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时,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警惕是否发生了糖尿病,应该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危害。
主持人:刚才李主任介绍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长期科学的糖尿病饮食行为可有效减轻胰岛负担、维持正常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缺乏足够正确的认知,这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有哪些常见问题?我们如何吃才对健康有利呢?
李征寒:首先,要做到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主食是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糖尿病饮食的核心。主食指的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谷物、薯类、杂豆:除大豆(黄豆)以外的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豌豆、芸豆等。
(1)要不要吃?
(2)吃多少合适?
(3)吃什么?a、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b、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其次,要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1)每日蔬菜摄入量500g左右,深色蔬菜占1/2以上
(2)南瓜、苦瓜真的能降糖吗?
(3)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水果?吃哪些的水果?吃多少?什么时间吃?水果干、水果汁能吃(喝)吗?
第三,要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鱼、禽、肉、蛋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
(1)畜类、禽类、鱼虾贝类,从营养学上,有何不同?
(2)食用肉类的顺序是:没腿的优于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优于四条腿的
(3)每天能吃多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平均每天摄入总量是120克~200克。这个总量进一步可分解为:水产类40克~75克,畜禽肉类40克~75克,蛋类40克~50克。
(4)蛋:每天摄入蛋类40克~50克。蛋黄该不该吃?
第四要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1)每日300 ml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
a、为什么要喝牛奶?
b、喝牛奶为什么会拉肚子?喝牛奶拉肚子怎么办?
(2)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食用大豆25克比较合适。黄豆、青豆、黑豆都属于大豆。但绿豆、红豆、豌豆、蚕豆、豇豆、芸豆等不在大豆的范围之内,它们淀粉含量高,称为杂豆类。大豆的营养价值?
(3)可不可以吃零食?零食选什么?什么时候吃?吃多少?
第五要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1)少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25-30克的标准;
选什么样的油?
(2)少盐: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但由于减少盐摄入量,确实有更大的健康获益,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今年发布了最新的摄盐标准,成人每人每天吃盐要少于5g。
a、加碘盐
b、低钠盐
(3)推荐饮用白开水,也可以选择淡茶与咖啡
(4)滴酒不沾,才是明智之举
最后一条,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1)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下,把每餐进餐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
(2)蔬菜-荤菜-主食的顺序进餐可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主持人:除了合理饮食外,平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李征寒:还应该适量运动,每天20分钟以上活动量;规律作息习惯,不熬夜;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及时疏导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维持心态平和;积极通过正规媒介、医疗类科普微信公众号了解糖尿病防治的相关知识;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健康筛查,开展自我健康管理。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访谈,我们了解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其危害、防治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谢谢李主任,也希望您能常来东北网,为我们的广大网友带来更多的医学知识。网友朋友们,再见!
李征寒:再见!
专家简介:

李征寒: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风湿病学硕士。哈尔滨市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促进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妊娠与糖尿病学组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并多次获得科研奖励。著书3部,撰写论文10余篇。专业特长:代谢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症等)以及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等)的诊治,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脊柱关节病、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等),尤其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香坊区79个垃圾分类投放站升级 有供暖系统2021/11/01
- 《长津湖》票房超《李焕英》 暂列中国影史榜第二2021/10/31
- NBA球员年收入排名出炉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谁?2021/10/18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
- 气温过山车!11月先迎“大回暖”再迎“大降温”!
- 正视银发族沉迷网络问题 让老年人数字生活更健康
- 极端天气多发,今年秋粮收成咋样?权威解答
- 俄男子为照顾染疫祖母,假扮医生潜入医院
- 未通过纽约司法考试,小室圭:2022年再战!
- 埃尔多安出席剪彩仪式,再被小孩“截胡”!
- 巴西警方与犯罪集团发生交火 25名嫌疑人被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