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健康  >  专家说
搜 索
哈市五院肾内科主任刘艳:警惕隐秘的杀手——骨质疏松
2020-08-14 16:32: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王甦 记者 杜筱 王原龙 周秘)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亿多人正在遭受骨质疏松症的困扰,60岁以上人群中,患骨质疏松症已接近四成,发病率居世界常见病第4位。而在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已达9000万,占总人口的7.1%,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率达到59.89%!而且,据调查显示,我国骨质疏松患者也在逐渐年轻化,35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从1%上升至11%。

  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患上骨质疏松该如何治疗?今天,我们请到了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肾内科主任刘艳,请她和广大网友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主持人:刘主任,您好!欢迎您来到东北网,为我们广大网友进行骨质疏松防治方面的科普。先跟我们网友打个招呼吧。

  刘艳:大家好!很高兴做客东北网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通过这个访谈,能让你们了解更多的关于骨质疏松方面的知识。

  主持人:谢谢刘主任。我们知道,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居世界常见病第4位。而在我国,中老年骨质疏松问题十分突出,骨质疏松患者已达9000万,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率达到59.89%!而且,据调查显示,我国骨质疏松患者也在逐渐年轻化。虽然它是一种常见病,但还是有人不少人对于骨质疏松症没有清晰的认识。先请刘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骨质疏松?

  刘艳:我们可以把骨细胞比做成砖,把成骨细胞比做成搬砖的工人,把破骨细胞比做成挖掘机。30岁以后,骨增长基本停止,随后在不断的骨重建,每次新造的骨比吸收的骨稍微少一些,当骨质流失到一定程度时便造成骨质疏松症。它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

  主持人: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呢?

  刘艳:在出现骨质疏松时,不只会出现疼痛,还容易导致形体畸形。骨质疏松是隐形杀手,骨骼遭受侵蚀,严重者伴有身高降低和驼背等现象。骨质疏松还容易使胸廓畸形,腹部受压,直接影响心肺功能。

  骨质疏松也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危害。一些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导致骨折难以恢复,他们需要长期卧床,生活难以自理,此后便出现心情抑郁,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促进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患者骨骼容易开裂,一旦开裂可继发产生腰背疼痛等现象,不利于行走。骨骼的刚韧度也会随年龄增长跟着下降,稍微用点力或跌跤、颠簸和咳嗽等都可能会引起骨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主持人:请刘主任我们介绍一下骨质疏松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有哪些?

  刘艳:分为两点,一是固有因素(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黄种人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非还有固有因素(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主持人:刚才,我们了解了骨质疏松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下面请刘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刘艳:一般临床常见的就是疼痛,包括腰背部疼痛或全身骨骼疼痛。搬运物体或者攀爬楼梯时疼痛加重、活动受限。翻身、起立、坐下、行走等出现明显困难。给日常生活带来不变。还有就是脊柱变形,包括身高缩短、驼背、脊柱畸形、伸展受限。影响患者形体美观。导致呼吸困难、便秘、腹痛、没有食欲等问题。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脆性骨折,脆性骨折指在没有明显暴力外伤的情况下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见于脊椎、髋部、手臂,危害很大,尤其是髋部骨折。骨折后可能导致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永久致残,死亡等等。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身体摧残。

  主持人:我们知道想了解自己是不是患有骨质疏松,可以做骨密度检查。还有什么其他辅助检查吗?

  刘艳:常用诊断方法包括: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和髋部;定量CT;X线片:骨量丢失30%以上才能发现;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是黄金标准,也可以进行超声骨密度的筛查,可以预测骨质疏松风险,简单又没有创伤。

  主持人:那么,如何诊断骨质疏松呢?又该如何治疗呢?

  刘艳:WHO建议标准:骨密度检查,正常T>-1,骨量低下:-1>T>-2.5,骨质疏松症>-2.5,严重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骨折;当出现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通过调整食疗和改善生活方式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时我们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钙:800-1200mg/天,碳酸钙、葡萄糖元素酸钙、枸橼酸钙等维生素D:400-600IU/天,活性和非活性临床应用的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 1a,25(OH)2D3阿法骨化醇:1a-OH-D3,补充钙和维生素D时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单纯补钙不能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饮食:富钙饮食(乳制品、豆制品、海产类、蔬菜类、坚果类、其他添加钙食品),运动:负重锻炼,预防骨折(负重锻炼,增加骨量,增强应变能力,预防骨折)、抑制骨吸收(双磷酸盐:阿仑膦酸钠:口服,每周一次;伊班磷酸钠:静点,三月一次,唑来膦酸钠:静点,一年一次)、降钙素(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注射剂和鼻喷剂,目的是缓解疼痛或其他药物不能使用,但是不能长期应用)、性激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维生素K2)或促进骨形成(甲状旁腺素:特立帕肽:( rhPTH(1-34)促进骨形成、降低脊椎和非椎体骨折、大鼠有骨肉瘤发生,只能治疗两年)、维生素K2(口服既能促进骨形成又能促进骨吸收,缓解骨痛,安全方便,不能与华法令使用))、对症治疗、外科治疗(骨折的患者进行复位手术、固定术、椎体成形术) 。

  主持人:通过刘主任的讲解,我们对骨质疏松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相信大家更关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让我们远离骨质疏松呢?

  刘艳:一级预防:从娃娃做起,二级预防:预防骨折,三级预防:预防再次骨折;请大家放下手机、电脑运动起来吧!锻炼是保持骨骼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种有氧运动,如爬楼梯、慢跑、散步等,可以通过有规律的负重运动来增加骨量,但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一定要注意适量和适度。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访谈,我们了解了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对其危害、防治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谢谢刘主任,也希望您能常来东北网,为我们的广大网友带来更多的医学知识。网友朋友们,再见!

  刘艳:再见!

  专家简介:

 

  刘艳: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肾内科主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老年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专业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科系统急危重症、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对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诊治有着独到的见解。在骨质疏松领域经验丰富,从预防、筛查、诊治有独到见解。

责任编辑:陈芳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