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通讯员 魏然)孤独症患儿拥有一个充满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他们像遥远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聋,却对你的呼唤充耳不闻;不盲,却不能给你一个眼神或对视;不哑,却不知如何开口表达需要。他们并不想离亲人那么遥远,只因为他们患有神经发育的障碍叫做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康复科郭雪松主任介绍,孤独症谱系障碍是由脑功能发育不良引起的异常交往能力、狭窄的兴趣/固执的行为模式、伴或不伴异常的语言能力为特征的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就诊时间早晚、康复时机、康复强度等都是影响孤独症预后的重要因素。郭雪松主任提醒孩子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是否具有孤独症的“征兆”,如六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没有大笑,或做出其他快乐的表情;9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没能与其他人分享声音、笑容或其他面部表情;10个月大时,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还没有反应;一岁大时还不会咿呀学语,孩子还没有做出与外界交流的手势,如指东西、给父母看东西、伸手拿东西或挥手等;16个月大时,孩子还没有语言;两岁大时,孩子的语言中还没有出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有意义的词组(不包括模仿);在任何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或社会互动能力出现退化现象。

郭雪松主任强调,孤独症的社交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少)看,不(少)应,不(少)指,不(少)语,不当。这样的孩子不点头、不摇头、不失落、不参照、不寻求安慰、不显示炫耀、该怕不怕、不该怕却怕、该笑(哭)不笑(哭),如果孩子出现以上表现,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
孤独症的治疗家长一定要知道,行为干预和教育的强度尤为重要,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非常重要。三岁以前开始干预效果最好,有较好言语功能的患儿预后较好,病情轻,智力水平高,预后较好。
目前国际公认的孤独症的治疗途径,行为干预和教育干预仍是重点,父母和家庭的积极参与是干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药物干预可以改变共患病的问题。持续保持每周25小时以上的科学系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志愿者开展重阳节助老活动2021/10/15
- 湖南卫视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协:将禁止武汉队注册新球员 怎么回事?2021/09/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未来已来,未来我来
- 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 创变赋能——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
- 国家卫健委答疑告诉你 为啥要接种流感疫苗?
- 印度前总理辛格患登革热 目前病情稳定
- 太久没飞生疏了?美飞行员秘密报告大量操作失误
- 台风“圆规”致菲律宾死亡人数上升至39人
- 伊拉克部分政党对议会大选初步结果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