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到5月历来被视为长个儿的“黄金期”。在电商平台上,商家俨然已嗅到商机,纷纷推出钙锌咀嚼片、助力增高贴、增高拉伸机等五花八门的“增高神器”,宣称可以“激活骨骼二次发育”,实现“快速长高5到20厘米”,适用年龄上限甚至达到44岁。然而,专家指出其中存在不少认知误区,建议大家理性看待,选择科学增高。
不少商家看中一些消费者的增高需求,推出口服、外用、器械等产品。然而,部分商家在增高产品宣传推广上肆意“吹牛”,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比如,夸大适用人群,不仅宣称对儿童青少年有效,而且标榜可以帮助成年人长高,甚至把部分儿童、孕妇等不适宜人群也纳入适用人群。又如,夸大产品效果,既宣称“快速长高5到20厘米”,还声称骨骺线闭合还能长,这样的宣传显然违背科学常识。
由于很多普通消费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对增高产品不了解,轻信商家的宣传,结果花钱购买使用增高产品后,轻则没有达到商家所宣传的增高效果,重则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所以,面对增高产品乱象,消费者必须擦亮眼睛,避免被商家收割“智商税”。有关方面也应该把增高常识普及作为治理增加产品乱象的一味“药”,使消费者不再轻易相信增高产品宣传,而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食疗,或选择适宜的增高产品。
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吹牛”商家吃“罚药”。根据《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凡违反规定的,应受到处罚。
有关方面应以媒体报道为线索顺藤摸瓜,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八条进行处罚,这是规范增高产品营销的必要手段。此外,为增高产品乱象提供平台的电商企业,是否尽到审核、监督等责任,也要进行调查,一旦查实增高产品乱象的背后,电商企业难辞其咎,也要依法约谈乃至处罚。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志愿者开展重阳节助老活动2021/10/15
- 湖南卫视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协:将禁止武汉队注册新球员 怎么回事?2021/09/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未来已来,未来我来
- 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 创变赋能——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
- 国家卫健委答疑告诉你 为啥要接种流感疫苗?
- 印度前总理辛格患登革热 目前病情稳定
- 太久没飞生疏了?美飞行员秘密报告大量操作失误
- 台风“圆规”致菲律宾死亡人数上升至39人
- 伊拉克部分政党对议会大选初步结果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