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健康的老人是家庭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机能都在慢慢退化,免疫力逐渐降低,各种各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冯鸿博士,为广大老年人送上健康锦囊。
“老年人在生活起居上要做到适宜且规律。”冯鸿建议,老年人每天规律睡眠6小时以上,最好有短时午休。老年人要多活动、避免久坐,每天晒太阳15至20分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喜好选择安全的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跳舞等,每周运动3至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适宜的运动强度为运动时轻微出汗、无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运动中最大脉搏次数不超过170-年龄(次/分)。为预防跌倒,老年人要穿着合身的衣服,鞋子要防滑,在穿脱裤子时不宜站立。同时,老年人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认知功能锻炼,不抽烟少饮酒,控制体重等。
冯鸿表示,老年人饮食应合理搭配,均衡营养。控制烹调油和食盐摄入量,少用或者不用动物油,多选用植物油。一日三餐有主食,包括米、面、杂粮等,多吃水果蔬菜,保证“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特别是深色蔬菜。适量摄入肉、禽、鱼、虾和蛋类,尽量选择瘦肉,每天一个鸡蛋;血脂异常者每周3至4个鸡蛋,高尿酸患者限制摄入动物内脏、海鲜、肉汤、菌类、豆类等高嘌呤食物。常喝牛奶,每天吃一次豆制品和少量坚果。
“对老年群体而言,心理障碍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冯鸿建议,老年人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主动与家人朋友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稳妥地处理家庭矛盾;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提高自我价值感,树立信心,减轻孤独感,消除不良情绪;平时多学习,经常读书看报,开阔视野。
冯鸿提示老年人应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第一,提高健康意识。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风险。就医要到正规医疗机构,遵医嘱治疗。第二,学习简单的疾病知识和健康监测技能。了解常见疾病的表现,警惕身体的异常变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慢病患者应学会自我检测血压等生命体征。第三,随身携带医保卡、自制急救卡和急救盒。急救卡写明姓名、住址、联系人、联系电话、急救盒位置等。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双城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揭牌2021/10/14
- 湖南卫视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协:将禁止武汉队注册新球员 怎么回事?2021/09/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 局地降温可达14℃以上
- 同比涨幅“一降一升”,9月价格指数传递哪些信号?
- 我国到203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
- 中国旅游:创新锻造韧性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活力不减
- 全球连线 | 智利达尔文狐和它的AI“守卫者”
- 中国驻菲使馆向菲达沃市政府捐赠10辆抗疫车辆
- 挪威警察安全局:弓箭袭击事件疑为“恐怖行为”
- 德国权威研究机构再次下调今年德经济增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