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浴缸,身埋“泥土”……近日,一种名叫酵素浴的“活埋式养生项目”在多个短视频平台被频频推荐,也受到网民的普遍追捧。有主播表示,被“埋”后会感觉浑身发热,还有主播称,做酵素浴10分钟相当于运动两小时,可以“躺着瘦”,甚至有主播直言此类酵素浴可以“排毒”“治病”。医学专家表示,酵素浴能治病的说法并不成立。目前已有酵素浴经营机构因发布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酵素浴广告,被相关部门处罚。(11月7日《北京青年报》)
当前,愿意花钱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但购买养生服务,不能总是浴足、桑拿、按摩等老几样。创新型养生项目不仅可以带来新鲜感,而且还能拓展养生人内涵、提高养生的作用。近年来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养生新项目,独具特色的药浴熏蒸、水养、沙浴等,都颇具吸引力。
养生项目创新更不乏“大手笔”。比如,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曾于1019年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则是从更宏观的层面,鼓励养生项目创新。养生成为发展的蓝海,不仅社会养生机构倾力于创新,而且很多地方都在力推养生经济,做大养生市场蛋糕。
也要看到,养生与医疗是“近亲”,两者极容易混为一谈、甚至浑水摸鱼。因此,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需要格外提防养生创新项目借医疗之名进行营销。在这方面,社会不乏深刻的教训,无论是“汗蒸”治癌、还是停食治病、喝风减肥,这些过去曾出现的养生陷阱,都带着“创新”的影子,也打着治病的幌子。在“活埋式养生项目”当中,姑且不论是否真有效果,仅以宣传“躺着瘦”“可治病”而言,均已越过了红线。
养生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前置手段,是促进健康的“前卫”。假如养生项目忘记了自身定位,在宣传上揩医疗的油、在行动上越位做医疗的事,则不仅让顾客遭遇多重损失,而且还可能让养生项目的开发与拓展误入歧途。假如酵素浴一心想攀医疗“近亲”,抄赚钱的“近路”,就注定行之不远,遭市场淘汰是迟早的事,养生机构应该作出利于长远发展的理性选择,做一个恪守本分、诚信待客的经营者。
除了养生机构要恪守本身之外,养生与医疗还需划定更清晰的红线,让经营者看得清边界,也让顾客懂得风险在哪、知道如何维权。酵素浴是否有效,让专业团队评估,让时间去检验,在此之前,养生机构不夸大宣传,不越界服务,各种监督力量深入到项目的每个细节,对出格行为尽早干预,方能在不伤创新热情的同时,避免养生新项目催生新乱象。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巴彦县“黑土保护第一村”整村秋翻整地 打好农业生产基础2021/11/05
- 黄轩谈从影14年心态变化 称演员应和观众保持距离2021/11/02
- NBA球员年收入排名出炉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谁?2021/10/18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31省份新增本土病例65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4例
- 寒潮继续影响华东华南等地 东北地区等地有强降雪
- 城市“蓝值”成新常态 大气污染治理需啃“硬骨头”
- “双减”之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何依然火爆
- 英国环境专家: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 白俄罗斯各地纷纷举行向列宁像献花等纪念活动
- 苏丹武装部队总司令承诺推进国家民主过渡
- 印度332万名儿童营养不良 疫情或将加剧营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