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健康  >  医药资讯
搜 索
胃镜检查发现粘膜下肿物 黑龙江省医院内镜下完整切除病变
2021-12-08 15:41: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 (通讯员林颖 董宇翔)近日,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二科的陆以霞主任团队,通过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治疗方式,成功为一名胃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进行了根治。患者术后恢复良好,5天后出院,出院前患者为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二科团队特意送来了三面锦旗,分别赠给科室主任陆以霞、主管医生朱永翠、肖红霞护士长及全体护士,以表达心中感激之情。

  据了解,49岁的哈市市民李女士前段时间因为感觉胃里不太舒服来到了黑龙江省医院,通过胃镜检查发现一个胃粘膜下肿物,随后住进了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二科。陆以霞主任为其安排了进一步的超声内镜检查,探查到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呈低回声,初步考虑为胃粘膜下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随着肿瘤生长有继续恶变和转移的风险,遂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治疗。主管医生朱永翠医生告诉十分担心,因其病变发现及时,病灶较小,可选择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ESD),不需外科手术也能根治性切除病变,李女士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在术前准备完毕后,陆以霞主任在静脉麻醉下为李女士实施了ESD术,30分钟左右即顺利完成手术,内镜下完整切除病变。术后李女士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消化二科肖红霞护士长所带领的护理团队是有着丰富经验且有温度的优质护理小组,责任护士玄丽婷每天都细致的观察李女士有无腹痛,黑便等不适症状,因其存在术后迟发出血风险,术后24小时需要卧床休息,为防止卧床时间长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还定时协助其翻身、做踝泵运动等等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据陆以霞主任介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它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等专用器械,将病灶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的早期粘膜癌变及粘膜下良性肿瘤的切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可以达到根治效果,优势明显。陆以霞主任同时建议,40-50岁人群应定期进行胃肠镜体检(没有任何症状也要做一次内镜检查),才能早发现,早诊断,受益于内镜的微创根治治疗。

责任编辑:高宏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