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 (通讯员 孙丽霞 叶鸿)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了更好的在全球范围内唤起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
我国是个高血压大国,然而,目前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普遍不足,最新数据显示,只有45%的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还有很多人由于缺乏对此种疾病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也不自觉地进入了某些误区。
“临床上碰到很多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盲目用药、擅自停药等现象。”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芦莹指出,在高血压防治过程中要避免六大认知误区。
轻信偏方自诊自治
很多患者血压升高了,不是及时就医,而是寻求邻里、朋友、亲属的“偏方”,为己所用。然而,血压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引起了各种并发症。
每种药物均有其适应症、禁忌症,不就医自行治疗,带有盲目性、片面性,也存在一定不安全性。发现血压高了,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根据个人体质,个体用药,避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用药“跟着感觉走”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多少、轻重并无平行关系,很多患者都“跟着感觉走”,感觉头晕、不舒服时,就推断自己血压升高了,立刻服用降压药。
长期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由于对血压产生了适应,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仍不会出现任何不适。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
很多患者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后产生耐药性,效果下降,就单纯的增加药量、增加服药频率,导致药物副作用增加。此时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
能降压的都是“好药”
理想的降压药应该是:能有效降低血压,连续用药而不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少,能降低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降压效果持久。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必须缓慢平稳,否则会得不偿失。血压下降太快除了会诱发头晕、乏力等脑缺血症状外,还会引起脑中风、脑出血。
单纯依赖药物 不做综合治疗
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分为内分泌性、肾性、血管性、药物性、遗传性等,此种高血压病有些可通过非降压药物治疗降压,甚至达到痊愈,因此血压高了,一定要到医院查明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再进行综合治疗。
芦莹主任特别提醒:高血压是一种可预防型疾病,无论老少都应随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多食粗粮、少盐少荤、多食素汤、保持心情舒畅等。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夯实软硬件“底座” “教育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改变?
- 中国飞航事业60年背后的青年力量:青春铸剑 航天报国
- 我国已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 覆盖所有地级市
- 稳中向好,抗压前行——透视当前中国经济时与势
-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
- 美国半年浪费1500万剂疫苗 卫生专家:真的很可悲
- 南非德班地区连发枪击事件 四天内超10人遭枪杀
- 查出来了!日本莫德纳疫苗混入异物为不锈钢碎片